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刘坤 张杰声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

  一、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概况
  吐鲁番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东部,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与乌鲁木齐、昌吉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为邻,总面积69 713平方公里(其中低于海平面面积2 085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一市,总人口55.9万人,共有31个民族。
  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博格达山,中部为吐鲁番盆地,南部为低山、戈壁,艾丁湖为全国内陆最低点(-154米)。气候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15毫米,年蒸发量为2 714毫米,全年日照2 999小时,无霜期256天,全年30℃以上的高温天气达146天,夏季最高温度49℃,故有“火洲”之称。
  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1.农业资源富饶:葡萄、哈密瓜、长绒绵、白高梁、桑椹等农产品丰富。2.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铁、铝、锌、铜、石灰石、石英沙、天青石、钠硝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50多个。该地为国内唯一钠硝石产地,是世界第二大钠硝石矿,被列为世界十大煤田之一,石油储量丰富可观,吐哈油田在吐鲁番地区勘探以来,至今已发现14个油气田和5个含油气构造。3.旅游资源丰富: 吐鲁番共有历史文物景点7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00万人以上。自1990年起每年八月举办葡萄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吐鲁番地区与全国25个省区的140多个地区及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协作关系,合作开发项目70多个,外商投资企业16家,引进外资13 625万元。  二、吐鲁番地区保险市场的现状及经营状况
  (一)市场主体及人员构成状况
    目前,吐鲁番地区共有财产保险公司3家,分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吐鲁番分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吐鲁番分公司。其中,中国人保吐鲁番分公司分别在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设立了7个分支机构,在编人员37人,营销人员150名;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在吐鲁番市、鄯善县设立了2个分支机构,管理人员12人,营销员56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设立了3个分支机构,管理人员15人,营销员45人。
  (二)业务发展速度及整体规模
    从整体保费规模来看,近两年来全地区财产保险业务发展呈高速增长的势头,2001~2002年保费平均增长率达17.4%,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见表1)。
2001~2002年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业务发展一览表
表1(单位:万元,%)年度保费收入增长赔款支出综合赔付率增长20016 08719.42 48940.9151.420027 02515.43 6555246.8(三)各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见表2)
  (四)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分析,2001年吐鲁番地区产险保费收入6 087万元,占同期GDP的0.85%;2002年产险保费收入7 025万
[收稿日期]2003—04—28
[作者简介]刘坤(1976—),200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外语系,现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信息部经理;张杰声,曾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新疆日报特约记者,长期从事保险研究工作。 元,占同期GDP的0.96%。从这两年的财产保险深度来看,尽管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规模逐步扩大,但占GDP比重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1%的水平,属财产险市场开发尚不充分的地区。
2001~2002年吐鲁番财产保险市场份额
表2(单位:%)年度
公司20012002人保吐鲁番分公司98.788.3中华联合吐鲁番分公司1.37.8平安吐鲁番分公司3.9保险密度分析,2001~2002年吐鲁番地区人均财产险保费分别为107.3元、123.2元。从财产保险密度分析,随着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人均财产险保费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来三年人均财产保险费将保持15%的增长速度。三、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单一,无法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客户群体的承保需求
    自1996年以来,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吐鲁番分公司等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宣传及大型营销策划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吐鲁番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及广大企业的投保意识及风险防范观念逐步增强,但目前只有三家财产保险公司在吐鲁番地区挂牌营业,导致财产保险供货方市场缺乏合理的竞争,客观上影响了保户选择面,不利于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完善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险种单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险种缺乏
    目前,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险种有20多个,其中各家保险公司均把重点放在机动车险、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等少数传统大险种上,对责任险、保证险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与寿险业不断推陈出新产品赢得热销的情况相比,近几年的财产险险种很少出现争相抢购的局面。
  (三)农险业务发展明显滞后
    1996~1998年,中国人保吐鲁番分公司对切实关系到农民利益的“棉花”、“机电井”、“家庭财产”实行统保,但由于受承保难度大、查勘理赔难、成本高、效益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吐鲁番地区农险业务发展严重滞后,种植业、养殖业业务基本处于停止状态。农业类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科学的认识,政府内部对农业保险认识不统一,部分基层政府领导把农业保险同农村乱收费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面临严重威胁。而农险保费的不及时到账或实际无法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保险公司开办农险业务的积极性。
  (四)保险人才竞争激烈,中高层管理人才缺乏
    随着保险竞争局面的进一步加剧,保险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巩固队伍,提高综合竞争力,各公司都以高薪招聘人才。但高学历、懂管理、重服务的管理人才仍严重缺乏。个别公司招聘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综合素质差的人员进入保险行业,在工作中因业务员行为损害保险行业形象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吐鲁番地区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依托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保险市场的发展往往受当地经济发展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宏观经济政策又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吐鲁番地区产险业的发展也要紧紧依托新疆,尤其是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险种、服务、发展策略来应对日益变化的地区宏观经济环境。同时,要更新观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开发适应各层次不同承保需求的地方性险种。
  (二)规范市场行为,大力促进保险行业协会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以高额手续费、高额回扣、高额返还、互相诋毁、以赔促保为特征的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发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驻乌鲁木齐办事处的宏观监控作用,以法律的形式对各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同时要积极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  以协商的形式在协会内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维护一个竞争有序、形象良好的财产保险市场。
  (三)加大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宣传、推广力度,及时调整险种结构
   “两意险”业务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开放是产险市场发展的一大契机,对于适时地调整险种结构,扩大展业范围具有重大意义。吐鲁番地区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应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及时了解“两意险”市场需求,根据地区旅游业高度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等意外险,使险种结构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调整。
  (四)加强产险营销宣传,使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由直销业务逐步走向营销代理之路
    入世后,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专业保险公司应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努力学习寿险业先进的培训技术,构造新型产险营销培训体系,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向上的营销队伍。
  (五)强化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经营理念,提高风险转嫁意识,充分化解农民的经营风险。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农民整体观念的提高,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  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加大对广大农民进行保险宣传的同时要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切实将农业保险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以设立主办与经办部门的形式来具体落实地区农业保险事宜,从财政、税务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政策。
[编辑:郝焕婷]2003年第10期保险研究•窗口保险研究•窗口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