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及与银行的比较
舒高勇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要]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与银行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并且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是从银行借鉴而来。保险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特殊重要性,如资产业务的地位、资产期限结构、负债的决定因素、评估方法等方面与银行存在显著的不同。保险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资产负债管理,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使其切实发挥作用;注重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合理选择和确定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保险资产;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8)04-0052-04
Abstract: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similar challenges between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of banks and insurers. Many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insurers in this aspect were borrowed from bank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rance business determines the particular importance of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for insurers, therefore the role of capital operation, duration structure of assets, determinants for liabilities, and appraisal method in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bank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should perceive the issue of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from the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and pay due importance to it accordingly. Insurers should have specific target on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both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nd select an appropriate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model.
Key words:insurance assets;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asset structure
保险公司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与银行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而且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是从银行借鉴而来。同时,保险的经营特性也决定了保险公司与银行在资产负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加强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既要吸收借鉴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也要根据行业特点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保险行业特点决定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特殊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第一,保险公司资产快速增长和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截至2007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7亿元,股票、基础设施等投资渠道逐步放开。预计到2010年,保险业管理的总资产将达到5万亿元。第二,保险公司负债评价更加复杂。随着保险业服务领域和覆盖面的扩大,保险业承担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承保技术的发展和承保能力的提高,使传统的一些不可保的风险正在或者将要成为可保风险。第三,金融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压力,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投资渠道限制和长期投资工具缺乏的影响,国内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风险比较高。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寿险业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情况相比,我国保险资产平均期限与负债平均期限相差10~15年,大大高于日本和韩国。
与一般企业和其他金融企业相比,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更大。从保险公司资产来看,保险资金投资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发生通货膨胀,对不同类型资产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资产价格的变化方向都是相反的。从保险公司负债来看,期限跨度非常大,最短的不到一天,最长的则超过30年,甚至和一个人的生命一样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面临的风险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承担的赔付责任是不确定的,只能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通过一系列假设因素利用精算技术来进行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在几十年的保险期间内,一个或几个重要精算假设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保险公司负债的评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舒高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现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二、保险公司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比较
(一)保险公司和银行资产负债的基本结构
由于保险监管机构一般都对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有严格规定,因此保险公司资产集中在监管机构允许的投资工具上。由于受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的限制,我国保险公司资产结构与其他国家有较大差异(见表1、表2)。在保险公司负债结构中,最主要的就是各类准备金。保险公司为了保证如约履行未来的赔偿或给付责任,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与其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资金准备,即保险准备金。准备金是保险公司负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承担的赔付责任,准备金和其他负债的总和决定了保险公司需要持有的资产和盈余规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合
表1(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单位:百万元;%)
投资组合[]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截至2005年12月31日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银行存款类[]231 043[]35.45[]198 273[]40.16债权投资类[]357 196[]54.81[]254 299[]51.51股权投资类[]61 137[]9.38[]40 133[]8.13保单质押贷款[]2 371[]0.36[]981[]0.2合计[]651 747[]100[]493 686[]100注:信息来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年报(2006)》
欧洲保险资产结构
表2(单位:%)
年度
项目[]1992[]1994[]1996[]1998[]2000不动产[]9.0[]8.0[]6.5[]5.3[]5.0对分支机构投资[]2.5[]2.7[]3.3[]3.6[]3.8股票[]23.4[]25.3[]27.6[]32.1[]37.1债券[]36.2[]37.3[]40.0[][]35.0贷款[]22.6[]21.3[]17.3[][]12.1现金和短期资产[]2.1[]1.7[]1.5[][]1.0其他[]4.1[]3.7[]3.8[][]5.9注:信息来自《SIGMA》2002年第5期。
银行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有保证的价格即存款利率购买存款者的资金,然后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提供给资金需求者,从而形成银行的资产。从我国情况看,银行的资产主要由贷款、证券投资、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等构成。在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构成中,这三项资产占比总和达到94.6%。商业银行负债主要分为存款业务和非存款业务两大部分。存款业务是银行传统的负债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最根本的特征。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存款达到6.35万亿元,占其总负债的90.25%①。
(二)保险公司资产的特点:基于与银行的比较
保险公司和银行在资产结构方面,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追求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此外,银行和保险公司一个比较突出的相同点,就是都把债券投资作为主要的资产。从我国情况看,银行是债券市场的最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是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占发行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经营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保险公司资产业务表现出特有的规律和特征。
1.资产业务的地位不同。对银行来说,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要面对客户,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都是直接为银行客户服务。而且资产业务是负债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贷款利息收入不仅为存款利息支出提供资金支持,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差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对保险公司来说,只有负债业务(包括产品设计、承保、理赔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资产业务即保险资金运用并没有直接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只是提高了保费收入的使用效率。
2.资产期限结构不同。银行资产期限较短,一般是五年以内。比如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底贷款结构中,1年以下的占47.2%,1~5年的占24.7%。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由于负债期限较长,按照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一般都有很高比例的长期投资。
3.从我国保险业情况看,保险资产正在逐步发生结构性变化。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投资渠道的限制,我国保险资金主要投资渠道是银行存款,2003年以前银行存款比例始终高于50%。随着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品种日益丰富,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提供了更大空间。2005年3月末,债券投资占到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48.6%,首次超过了银行存款的比重。到2005年9月末,债券投资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51.18%,投资占比首次超过50%。与此同时,保险公司股票直接投资规模已由2005年底的159亿元大幅提升到2006年底的929亿元,占比从1.13%提高到5.22%。
(三)保险公司负债的特点:基于与银行的比较
与银行相比,保险公司虽然同样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但是在负债的决定因素、评估方法等方面与银行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
1.保险公司负债具有不确定性。对银行来讲,作为最主要负债的存款业务一旦发生并计入资产负债表,在这项业务结束之前对客户的负债基本确定。从核算的角度来说,银行向存款人支付利息并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进行反映,只是在利润表中作为利润总额的减项而减少银行的利润。由于保险公司本身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不确定性。对于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主要是与保险事件造成的损失程度有关。对于人寿保险业务,保障型险种提取的责任准备金不是为支付满期给付的准备,
①《中国工商银行年报(2006)》而是为支付死亡或意外伤害责任的给付。死亡或意外伤害给付与否完全取决于死亡或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因而,这类险种的责任准备金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2.保险公司负债具有估计性。责任准备金的提存虽然是一种现时存在,但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具体进行保险金补偿或给付的经济行为,即赔付与否以及赔付金额的大小必须在以后的业务赔偿发生或保险期限到期后才能真正得到证实,因此,保险公司在原定合同成本承担责任的时候,对责任准备金的确定只有预测性,需要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证实。由于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和存在一些难以预知因素,对保险责任准备金所有的估计都是基于一定的人为假设作出的。如财产保险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各年度内的分摊是假设风险责任在保险期限内均匀分布,与时间成正比;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数字是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理赔经验或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计,依照个案法或由统计模型估算得出。而人寿保险的责任准备金则需专门的精算师进行精算。
3.保险公司负债评估具有复杂性。保险公司负债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评估结论是否客观、科学、切合实际,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评估基础、评估方法和精算师的经验判断等。从寿险负债评估基础来看,通常包括评估利率、死亡率、发病率及费用率等等。评估基础不同,评估的结果也不一样。评估利率越高,准备金评估结果则越小;死亡率调整越高,对于纯粹生存保险或以生存为给付条件的生存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结果则越小,但对于纯粹死亡保险或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死亡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结果却越大;发病率越高,对于以疾病为给付条件的医疗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结果则越大。从评估方法来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保险负债评估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对财产保险公司来说,在业务快速发展时期采用二分之一法和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评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前者结果会大大低于后者。但如果在业务下滑时期,前者结果则会高于后者。此外,精算师的职业经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负债评估结果。比如,在确定评估基础时,经验意外事故高残或死亡率、经验附加费用率等需要精算师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准备金计算时,需要精算师对逐单方法与分组方法进行差异性评估。
4.保险公司负债具有长期性。很多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很长,以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寿险产品最高期限与人的寿命相同。一般的长期寿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也在20年以上。因此,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负债期限很长,大多在10年以上,许多寿险公司负债久期超过20年。
三、根据保险行业特点,加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
(一)全行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资产负债管理,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
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仅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纳入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整体战略,需要得到公司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对资产负债管理内涵和作用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存在很多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资产负债管理在保险业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保险公司只是从资产管理的角度认识资产负债管理,认为资产负债匹配就是对保险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有的保险公司狭隘地把资产负债管理理解为一种技术手段,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只是个别业务的工作;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在经营管理中根本没有体现资产负债管理的思想,只注重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和保险投资收益率,而对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漠不关心。这些现象虽然表现在部分保险公司上,但反映出资产负债管理在保险业还没有普遍受到重视,更不用说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保险业必须着眼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安全发展,从行业和公司发展战略上切实重视资产负债管理,逐步在全行业加以推广和完善。
(二)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使其切实发挥作用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范保险风险,确保保险公司健康安全运营。在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方面,资产负债管理可以使保险资金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在投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在保险产品定价风险方面,定价方法、预定利率的选择、产品结构的调整等事关保险产品合理定价的因素,也都是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从负债方需要重点分析和关注的内容。在准备金提取不足风险方面,可以充分评估保险负债承担的责任,在科学预测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准备金评估利率,保证保险公司各项准备金的提取充足。
2.确保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一方面,资产负债匹配程度是测算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要求需要分析的重要因素,资产负债匹配程度越高,对偿付能力额度的要求越低,反之则越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等于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之差,资产负债匹配水平不仅决定了资产和负债的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公司资产认可比例和负债认可比例,从而决定了实际偿付能力水平。
3.服务于保险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增加保险公司的价值。随着保险公司资金融通功能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工具的日益丰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水平,提升保险公司市场价值。同时,保险公司必须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为产品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否则就会成为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
(三)注重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
从资产方看,主要是加强保险资产战略性配置,完善投资运作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在提高保险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投资收益水平的同时,确保保险资产安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资产组合及不断调整。在组合资产确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持有的以前购入的资产,可能会被资产管理者看作不再是最佳的资产组合,即对委托人来讲不再是最佳的投资对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委托人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是因为资产管理者的预测发生了变化。这就面临着组合资产的修订问题。修订组合资产的最大障碍是交易成本。任何资产修订可望带来的利益都必须与实行这种修订需要付出的费用之间进行权衡。因为资产修订带来的利益无非是两个方面,要么可以提高持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要么能够减少资产的标准差,或者兼而有之。因此,资产管理者确定出一套个别资产修订方案,必须保证扣除交易成本后,使现有的组合资产的风险-收益比较实现改善。
从负债方看,主要包括优化保险公司业务结构,提取充足的准备金,进行合理的再保险安排,保持适当的资本金等。其中,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定价是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源头。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销售保险产品获得保费收入,形成各种类型的保险资产,是保险资产最重要的来源。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开发产品出售给投保人,根据保险产品条款的约定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承担一定的保险责任,形成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负债,保险公司必须提取一定的准备金用于承担未来的这些负债。保险产品不仅决定了保费收入的总量、期限等,而且决定了保险赔付的概率、金额等,是影响保险资产负债的重要基础。对保险公司来说,必须使产品销售保持一定的数量和规模,这些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在一定程度上都考虑了竞争因素。保险公司为了使业务增长,需要在产品的成本、风险以及对公司的整体贡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资产负债管理必须考虑的,包括决定为了得到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什么程度的投资风险是可接受的。同时,为了考虑竞争因素,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就不能凭空而来,一种可行的投资策略与保险公司为某一具体产品风险加剧而作出的审慎假设相比,可能带来更多的风险,其他的投资策略可能因为收益率较低而降低了吸引力,但是会减少风险。总之,保险公司不能依赖投资策略来弥补产品设计和定价的缺陷,仅仅依靠投资策略去完全中和产品带来的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保险资产负债管理中,绝对不能忽视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的影响。
(四)合理选择和确定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
在目前的大部分研究文献中,把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资产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一种是以负债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两种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由于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定价能力等都还比较有限,完全根据资产组合情况来制定产品发展战略对很多保险公司来说还比较困难,而且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果由于资产组合使业务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可能会与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和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发生冲突,从而在执行上出现难以操作的问题。因此,目前我国不适宜采取以资产为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同时,我国也不适宜采取以负债为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债券品种少、期限结构比较单一,企业债市场规模太小,而股票市场投资也存在较大风险,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都受到较大限制,而且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仍然比较低,缺乏专门针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资产很难实现与负债的匹配,如果过于强调负债主导,可能导致资产与负债出现严重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从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最优选择,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确定资产主导模式或负债主导模式,二者同时存在于保险公司的管理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考虑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以及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可以将资产主导和负债主导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保险公司不仅要加强保险资产投资组合管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投资组合,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因此,资产主导和负债主导相结合是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现实选择。
[编辑:郝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