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车险费率改革的建议
我国商业保险主要险种的基本费率历来由保险监管部门制定和监管。特别是机动车辆保险,更是实行全国统一颁布的条款和费率规章。这对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监管部门统一制定车险费率的做法也带来一系列弊端和问题。
1.管制费率缺乏弹性,不利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发挥。日趋完善的保险市场要求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严格的费率管制使保险产品的价格既不能反映市场价值,根据市场规律灵敏调节供求,又不能使相当比例的车主享受到合适价位的服务,同时也不利于市场主体之间的规范竞争。相反,“高返还,高手续费、低费率”等恶意竞争屡禁不止,从根本上影响保险业的发展。
2.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费率层层报批和统一管制的方式,使保险市场主体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情况,实施全方位经营策略。同时保险费率变动的时滞性,往往使保险公司坐失“商机”。
3.不利于保险经纪人的发展。保险经纪人是保险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介市场发展滞后,是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主要差距之一。而严格的费率管制,不利于保险经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为保险经纪人主要靠为客户提供各种投保方案而生存的,而统一不变的费率使经纪人大大缩小了发展空间。
4.统一管制的费率,使费率体系机械、单一,不适应市场需求,不利于保险业务发展。现行机动车保险费率全国统一,过于简单、机械。不但对全国各地地理、气候、道路等风险差异不能充分考虑,而且对其他风险要素也欠考虑。这使有的险种市场需求高,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有的险种保险公司积极性高,市场无需求。
车险费率改革目前在业内还存在不少争议,对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1.车险费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稳妥推行。
2.对代理人规定最高佣金奖,并严格对保险公司和代理人进行监督、监管,确保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
3.在车险费率改革的同时,需要有更多配套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要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但监管重点要有所转移。如保险公司车险条款和费率制定的信息披露、车险业务经营绩效、准备金充足奖、不理性的过度低价格倾销等等,应成为车险费率市场化后的监管重点。
4.对第三者责任险进行强制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纯粹从商业利润上进行考虑,在充分保障道路交通参与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应最大限度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5.政府监管部门应支持、鼓励保险同业协会发挥行业监督和自律作用。在弥补政府监管部门力量不足的同时,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遏制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因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