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论文
正文:

    在4月13日举办的第七届北大赛瑟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题为“经济周期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与监管”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在经济周期的大背景下,保险业发展要深刻地把握保险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以增强行业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实现保险业的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保险业的发展也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起伏。但是,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现代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两个方面。二者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繁荣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激增、投资利润高涨。行业内的保险企业有着相当的积极性扩展业务,抢占市场份额,行业外的资金为追逐高额收益率,也开始涌入保险行业。保险市场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竞争程度随之不断增大,保险费率不断下降,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也随之下降,保险市场趋向疲软。相反,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市场萎缩,投资环境恶化,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断下滑,投资利润减少。市场内实力较弱的保险公司或倒闭或缩小业务量,保险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竞争放缓,保费费率水平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承保利润增加,保险市场趋向繁荣。

  作为经济周期的伴生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随着经济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而周期性地交替出现。通货膨胀对保险公司的负面影响有如下几点:

  1.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2.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巨额的保险基金贬值;3.对产险公司而言,通货膨胀拉升了产险标的资产的价格,对于已经出险而尚未赔付的赔案来说,赔付成本增加,承保利润相应下降;4.对寿险公司而言,通货膨胀使得投保人在保险期满后领取的保险金的实际购买力低于消费者预期的实际购买力,消费者退保变现的动机加强,因此退保率升高,增加了寿险公司的成本,也导致了保源的萎缩。

  类似地,通货紧缩时期的资本市场极度疲软,市场利率极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对产险公司而言,不得不通过提高费率、收紧承保条件来增加承保利润,导致了承保范围的缩小。而寿险公司的储蓄型险种和投资型险种也由于收益率过低而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导致业务量的萎缩。同时,消费者对利率将要上升的预期也进一步降低了购买保险的需求,导致了保源的萎缩。

  面对经济周期的冲击,保险业可以在偿付能力、资产负债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战略和对策,增强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应对利率剧烈波动的有效方法之一。保险公司属于负债经营,其负债的长期存在使得资产负债管理对保险公司而言尤其重要。实现负债的保值增值是保险公司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的原理和目标就是按负债项目的期限和利率水平,进行资产项目组合,以达到规避利率风险,保证保险公司拥有稳定、充分的现金流,实现一定的利润的目的。

  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偿付能力代表了保险公司的综合财务实力,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转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本实力。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保险公司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例如,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保险业竞争加剧,导致费率水平下降,进而承保利润下降,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而繁荣阶段较高的投资收益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实现较高的投资利润,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事实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最终变化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取决于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偿付能力的监管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发现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地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干预,以避免或减少保险公司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的可能性。/////

  加强保险产品创新

  保险产品创新也是保险公司抵御和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对本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更为灵活的缴费与给付模式、拓宽服务领域,以适应经济周期的波动和被保险人的需求变化将是保险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增加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以代替传统的固定利率产品;强化寿险保单的保单贷款业务来避免消费者因流动性不足提前变现保单而导致的退保率上升;在长期性保单中加入“通货膨胀条款”等增加保单的保障能力;产险公司则可以通过缩短保单的保险期限,以实现保费费率的适时调整来避免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

  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风险的分散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是保险公司对付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拓宽投资渠道要求保险公司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综合考虑风险高低、地域范围、经济部门、货币种类以及投资期限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每种投资的分配比例,减少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应积极、合理、专业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境外金融风险的跨境传递。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周期对保险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优胜劣汰加速,价格竞争作为营销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小。保险公司要想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里生存,必须确立技术创新、人才战略和市场营销在公司经营和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管理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和转化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开展积极有效的营销手段,创建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系列,发挥品牌效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保险业的发展也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起伏。

  面对经济周期的冲击,保险业可以在偿付能力、资产负债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战略和对策,增强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