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媒体披露,如果自家的小汽车出了问题,本应送到汽修厂处理,其费用或是自理或是由保险公司支付,谁也没想到居然可以送到某些汽修厂“代撞”一下,如此不仅车主得到免费修车,而且汽修厂还能大赚一笔。前不久,江苏常州警方调查一起汽车骗保案件时,竟然发现有上百起同类的案件,从而揭开了“代撞”骗赔的汽修黑幕。
此事源于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员工到常州市某派出所报案称,一辆奥德赛轿车在当地撞到路边树上,向保险公司索赔5.8万元,经查看现场照片,可能存在骗赔的嫌疑。接案当天,派出所组织民警对车辆及现场进行了调查取证,发现该车辆在事故发生前20天没有任何行车轨迹,事故分检照片也显示,车辆撞击位置、现场刹车痕迹等确有疑点。次日,警方传唤涉案嫌疑人。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此类案件的一般操作过程是,车主将有故障的车交给汽修厂,汽修厂将一些报废零件安装到车上,然后找一个地点,请该厂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代撞”,人为制造事故现场,再让车主到现场向保险公司打电话报险。假若是没有投保的车辆,则采用投保车辆制造双方事故,利用投保车辆负全责的约定进行骗赔。经审讯,嫌疑人交代了所在汽修厂代替车主故意撞树骗赔的事实。之后,民警对这家汽修厂合伙人等进一步调查,包括从全市范围内调取该厂负责检修、理赔的商业保险案卷,发现多家汽修企业存在黑幕交易。据嫌疑人交代,自2011年至今,该修理厂故意制造事故现场,先后向保险公司骗赔20多起,骗得赔款180多万元。同时,还提供了另外两家汽修厂存在类似问题的线索。根据这些线索,常州警方一一追查,最终破获此类“代撞”骗赔案件90多起,涉及被骗保险金额1100多万元。目前已抓获涉案嫌疑人130人,移送检察机关95人。
要有效遏制“代撞”骗赔的现象,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举措,打出组合拳。首先,坚决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开展保险打假的部署,重点是车险打假,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精心谋划,确定目标,责任到人,奖惩到位。其次,严格规范操作,完善规章制度,坚持执行查勘现场拍摄照片的规定,不打折扣,不准缩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与此同时,要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主动出击,延伸防范,对可能存在车险造假的重点区域严加防控,遇到此类地点的报案时要提高警惕,严格把关,各负其责,避免失误。第三,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制定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举报车险造假行为,经查属实的给予奖励。一旦发现有公司内部人员参与造假的,从严从重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第四,对重点区域已发生的案件进行认真复核,凡有造假疑点并经查实确属造假的案件,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彻底打消侥幸心理,不留可乘之机。第五,要建立长效机制,堵塞漏洞,关口前移,环环相扣,相互监督,遏制车险造假歪风的势头,营造健康有序的保险发展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