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保险影响国民幸福的三个方面
对国民幸福最主要、影响最大而且长期起作用的有三个问题: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首先,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保险业的人才流进即出现了提速趋势。第二,保险业发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国外经济学者研究表明,保险等金融业发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第三,保险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程度。以中国传统的存储理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医疗、财务支出等方面的保障。在目前大环境下,为了降低人们对健康、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担忧,亟须商业保险对基本的社保、养老等进行有益的补充。
保险对国民幸福指数计量影响分析
国内幸福指数的研究,对于测评幸福指数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的主观评价方法;第二类是利用客观的统计指标通过计算公式的客观评价法;第三类是主观与客观结合评价法。
(一)主观评价法分析
以影响较大的是邢占军博士的《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测量表》为例,他认为幸福感是由人们所拥有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二)客观评价法分析
公式一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
这个公式中的基尼系数(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测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有研究表明,在各国消费者的保险偏好、保险服务相似、且不考虑保险创新情况下,对低收入的国家而言,基尼系数与保险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对中等收入的国家而言,基尼系数与保险密度成负相关关系;对高收入的国家而言,基尼系数与保险密度之间不相关。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保险密度不断增加,从而降低基尼系数,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使国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保险密度增加,意味着保险行业不断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可以降低失业率,从而导致国民幸福指数提升。
公式二
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保险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世界贸易与发展组织在1963年就曾指出,“健全的保险与再保险市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外学者对于保险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早期研究着重于经济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而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最近才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保险发展可以提升社会健康管理水平。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主要通过与独立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合作,以购买外包服务项目为主、自建服务项目为辅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评估、预约挂号、专家健康讲座、生活方式指导,甚至是养生调理食品等。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手段,使承保人群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生病程度降低、愈后不复发,提高群体的生存质量。
保险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保险。保险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性质。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保险及资产管理业务集团常务总监Clive Bannister认为,保险是文明社会的基准。在欧美发达国家,保险已有数百年历史,保险是从自发的互助保险、相互保险逐步发展到商业保险,保险的互助共济本质已深入人心。所有被保险人之间的互助共济关系,即以大数法则和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保险经营是“千家万户帮一家”。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保险的各项功能,是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活动正常运行的有效机制。
保险可以作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指数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的工业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分析
主观与客观结合评价法弥补了前两类方法的不足,关键是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之间所占比重的问题。但不论是主观评价法还是客观评价法,我们都不难看出,由于保险对幸福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主观与客观评价不论如何结合,保险对幸福指数始终保持着正影响。
结论
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可以在保障经济、促进就业、调节收入等方面提升国民幸福感。我们通过保险与国民幸福指数间关系研究证明,保险发展程度与人民幸福指数成正相关关系,保险保障程度越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就越高,对国家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体面的工作、幸福的生活愈发紧迫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