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的期权定价方法研究
宋湘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针对医疗保险领域不能应用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争议,运用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取代金融市场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推导出经典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期权定价模型在医疗保险领域的应用扫清理论障碍。从期权角度阐述了高额医疗保险的障碍期权特性,将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看成是一个向上敲出的看涨期权,根据纯保费定价的供需均衡原理,结合高额医疗保险自身特点,设计和构建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的障碍期权定价模型。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并与传统医疗保险精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医疗保险精算提供一个新颖的分析工具,丰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定价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高额医疗费用保险;向上敲出看涨期权;障碍期权定价;Black-Scholes公式
外资对我国再保险业的影响研究
曹玲 昝欣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摘要] 原保险市场越发达,再保险的重要性就越突出。再保险的功能决定了它在整个保险业和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依据2004年至2008年的数据从外资市场控制、外资股权控制、外资资产控制及外资投资控制四个方面对我国再保险业务外资控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再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再保险业务外资控制力度正逐步加强,但从总体上说,其控制力依旧较弱,处于相对控制的初级阶段。但我国依然需要积极发展再保险业务,防范外资控制。
[关键词] 再保险;外资;影响
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分析
李良温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37)
[摘要] 保监会发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预示国内寿险预定利率2.5%上限即将被放开,资本市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对此均做出反应。本文对通知的发布对寿险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寿险利率市场化已经具备条件,预定利率市场化在控制好风险、理性竞争的前提下,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寿险;预定利率;利率市场化;利差损
李良温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中国非寿险业承保利润周期根源探析
王丽珍1 李秀芳1 郭思文2
(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针对当前国内关于非寿险业承保利润周期原因的分歧,本文立足于中国保险业现状,通过对真实GDP、HHI、重大法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等进行回归分析,综合考察我国非寿险业承保利润的变化。研究发现,经济周期是造成承保利润周期的主要原因,我国市场结构变化的加速与监管制度的阶段性实施,也对承保利润的周期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承保利润周期;HHI;非寿险
李秀芳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对我国人身保险保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杜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 我国自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以来,人身保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影响人身保险保费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多因素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主成分分析、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得出加强创新、促进竞争、加强诚信建设以及关注收入结构和家庭规模变化的影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单位根检验;主成分分析;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杜林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基于VAR模型下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机制研究
孙健 张春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本文选用我国1985~2009年的经济发展和保险业保费收入时间序列数据考察经济发展与保险业间的关联机制。根据数据生成过程完成了时序数据的单位根检验,进而借助自向量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发展间的长期协整机制。最后,文章给出了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费收入;经济发展;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
农业巨灾与农民风险态度:行为经济学分析与调查佐证
周振 谢家智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 本文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判定农业巨灾风险下农民风险态度的抽象模型,并通过六省(市)农民的问卷调查佐证了相关研究结论。分析表明,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认知能力不足,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偏低。同时,受非贝叶斯法则、代表性法则、锚定效应、从众行为和框架效应等的外界偏差性行为显著干扰的情况下,农民非理性选择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个体的行为,农民极易出现风险偏好的倾向。同时,实践调查也证明了该农民群体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 农业巨灾;农民风险态度;行为经济学;调查
周振、谢家智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庹国柱 朱俊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1)
[摘要] 我国农业保险已经蓬勃开展起来,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农业风险相关性的特点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面临巨灾风险的困扰。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必须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与制度。本文分析了多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适用范围,并从政府与农业保险的经营者两个角度探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
庹国柱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与《近期内不宜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一文的商榷
朱俊生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我国保险业投资比例限制对投资组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赵桂芹1 吴洪2
(1.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3;2.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518060)
[摘要] 现行保险业的投资比例限制,是否会改变保险公司投资的有效前沿?是否影响了投资组合?本文基于我国保险业投资的监管规定,在有投资比例限制和无投资比例限制两种情况下,通过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得到保险业投资组合的效率前沿,并对夏普指标和IR绩效指标下的最优投资组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行投资比例限制政策不仅抑制了保险业投资前沿上的高收益高风险部分,同时也可能降低保险业投资绩效。在存在和不存在投资比例限制时,以夏普指标建立的最优投资组合无明显差异;而以IR绩效指标建立的最优投资组合,有明显差异。以这两个投资绩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投资组合正逐渐趋向合理。
[关键词] 投资限制;夏普指标;IR绩效指标
吴洪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
彭志文1 宋旺2
(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北京 100102)
[摘要] 本文在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保险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从中归纳出当前我国科技保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着重从宏观经济、市场结构、政策制度、市场信息等方面对问题的根源加以分析,最后分别针对政府部门、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和科技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保险;中关村;抽样调查
基于长尾理论的家庭财产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沙原 杨波
(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 我国的家庭财产保险长期发展滞后,其根源在于供给问题,保险公司对于低“性价比”的家庭财产保险产品缺乏热情,使得家庭财产保险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能有效提高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的“性价比”,进而推动家庭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从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长尾理论;保险套餐;巨灾保险;网络销售平台
杨波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养老金制度变迁及碎片化探缘
孙国玉 耿树艳 陈 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摘要] 养老金制度自1889年诞生以来,历经数次大的制度变迁。但是,学术界直接分析养老金制度演化的文献还不多见。本文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政府的财政约束和合法性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起因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在养老金制度变迁中出现的“碎片化”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养老金;碎片化;制度变迁;博弈
护理人员执业保险探究
孟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本文采取规范论证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剖析了我国护理人员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目前我国护理从业人员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法规不健全、风险分摊有限、职业保障不足、保险体制缺乏后劲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发展我国护理人员保险事业的初步战略,即强制化、商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并提出激活护理人员保险市场的政策实施路径,即:以法律规定强制推行护理职业责任险、大力发展护理人员风险防范商业险、努力培育护理人员保险经纪市场、积极开展护理人员保险教育,降低护理人员保险税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保险意识和保障水平。
[关键词] 护理人员;保险市场化;发展路径
投连险与基金信息披露的比较分析
颜韬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我国投连险投资账户多履行了一个资产“组合管理”职能,这就使得投连险投资账户与基金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基于投连险与基金信息披露比较的视角,指出了我国投连险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投连险;基金;信息披露
保险诈骗罪研究
魏迎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33)
[摘要] 自商业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就一直伴随。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也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打击犯罪,本文从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观要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常见类型,以及犯罪数额对保险诈骗定罪量刑的影响、保险诈骗罪的犯罪形态、与保险诈骗罪有关的数罪并罚、保险诈骗罪的共犯、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等方面,对保险诈骗罪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险诈骗的具体防范措施。
[关键词] 保险诈骗;犯罪;保险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魏迎宁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比较法视野中的欧洲保险合同法如实告知义务评析
马宁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710063)
[摘要] 为构建统一欧洲保险市场,保险合同法重述小组于2009年8月公布了《欧洲保险合同法基本原则》,该原则将成为未来欧洲统一保险合同法的蓝本。该原则在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上由传统的主动告知转变为被动告知,并根据主体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时的主观状态与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时间规定了有区别的法律责任。其既体现了现代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制度的发展趋势,又考虑到了欧盟各成员国的承受能力。
[关键词] 欧洲保险合同法基本原则;如实告知义务;履行方式与标准;法律责任;比较法
美国保险人财务危机处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于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 本文探讨的主旨在于研究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处置面临财务危机的保险人的制度体系以及对国内相关制度的启示。通过介绍分析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制定的示范法以及据此订立的爱荷华州相关的法律,对督导、接管、重整以及清算这四种处置保险人财务危机的程序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保险保障基金以及抵消这两个在清算程序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美国这一制度的具体分析,为国内的比较研究和实践立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保险人财务危机处置;重整;清算;保险保障基金;抵消
于涛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美国保险理论研究综述:历史与现状
段胜 王伊琳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 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在实务领域引领世界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各种保险理论思想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舞台,很多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均来自美国保险理论研究。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观点整合和代表人物分析出发,将美国保险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进行叙述,然后从五个部分对美国保险理论研究的内容进行介绍,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当前的保险理论研究要重视跨学科的定量研究、在重视对基础性理论进行长期持续研究的同时强调研究范式的转变。
[关键词] 保险理论研究;美国;发展阶段
段胜在《保险研究》上发表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