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夏林茂区长、王红局长、郭左践局长、吴晓军总裁;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在“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保险学会与石景山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历史的跨越——中国保险业的新格局与新时代”大型历史文化展就要开幕了。在这个仪式上,我们将与石景山政府就筹建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博物馆签署合作意向,这对宣传“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落实中国保监会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北京保险产业园创新发展的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习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习总书记这番话高度概括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梦激发了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国梦要发挥传统历史文化的优势。
中华文明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历史,中国保险的起源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远古时期对风险管理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探索,如上古时期大禹治水体现了人类早期防灾避祸思想,扬子江分船运米则是人类为对抗自然威胁而采取的分散风险的最古老做法。人类文明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人类风险意识的觉醒。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哲学思想突显了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农耕文明时期的救荒政策与互助共济是早期保险思想的萌芽,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防灾避祸思想,阐释传统哲学中祸福相依等文化内核与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经济新常态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风险管理理念得以突显,这是支撑保险历史文化研究的思想基础。天地人三者相和谐也是国与国之间谋求和谐发展的前提。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大国间的命运共同体,其核心不仅是利益共享,更是风险共担,风险得以化解,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带一路”战略才能得以推进。
中国现代保险业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这是一部一波多折的历史长卷,有起有落,需要认真总结和深入挖掘。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探求未来,是我们实现保险强国梦的必修课。
本次展览通过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物,回答中国保险业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保险业能干什么、国家需要保险业干什么、保险业应该怎么办等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对于总结我国保险业发展规律,构建保险文化大格局,激发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意义重大。
去年8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大保险、大保障”的格局下,保险已成为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保险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新格局与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与石景山区政府,就如何将北京保险产业园建设成全国保险创新试验区、保险产业聚集区和保险文化引领区进行过多次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们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文化引领,促进保险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本次展览是我们合作的第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博物馆的筹建。
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博物馆不仅是传承保险历史文化、普及风险管理和保险知识、展示保险在当今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和成就、启迪行业未来的重要载体,还将大大促进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以及保险教学和科普活动,拓展中外保险文化交流。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博物馆将把历史底蕴、高新科技和人文精神这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借助专家资源和相关经验,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名片,积极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北京保险产业园的建设。
中国已从一个保险弱国成长为保险大国,目前,正在向保险强国迈进。面临中国保险业的新格局与新时代,夯实行业文化基础,以保险文化引领行业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相信今天的展览和博物馆建设的启动,将是文化引领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借此机会,祝愿此次展览圆满成功,祝愿中国风险管理和保险博物馆筹建合作成功,祝愿北京保险产业园早日打造成以保险产业为龙头的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汪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