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由中国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大西洋再保险公司联合主办的“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暨风险管理论坛”在沪举行。来自保险监管部门、国内外保险机构、国际知名投资集团及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保险学会姚庆海会长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以下是致辞摘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暨风险管理论坛,这个论坛是在上海金融办和上海保监局的指导下连续三届在上海召开。第一届的主题是再保险制度研究,上一届是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这一届更加关注与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相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我们请到了来自国际国内相关专家对重要的议题发表高见。
上海正在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特别是在保险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大家知道,中国的保险业是从欧洲引入的,从1843年上海就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国际保险中心。这个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上海成为东方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第一,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不足。第二,金融风险保障的不足。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各类风险问题凸显:灾害风险、健康保障风险、养老风险、农业风险,以及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若这些问题不解决,难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决两大不足,保险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方面,保险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上海保险业在国际保险中心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已经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及即将开业的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的保险创新日新月异,服务民生保障,服务实体经济,保险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中国保险学会与上海保险学会,上海保险行业协会在上海金融办和上海保监局的指导下,以及上海信息金融中心、《中国保险报》等支持下开办这个论坛。我们相信一定能汇聚国内外关于保险发展的智慧,尤其是在研究保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方面。这一点通过荷兰、意大利、英国、美国保险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共同作用下的国际金融业发展经验上可以印证。
我认为金融中心和保险中心的价值在于发现重要的资源定价和风险定价。在这方面,保险在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作用凸显。优质资产的发现和风险管理定价技术,在全方位服务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
当前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调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风险,构建应对风险的风险共同体,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才能使人类在面临各种灾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我们希望上海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上取得创新成果,我们也希望这次上海国际保险中心论坛通过大家的交流,汇聚智慧,凝聚力量,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祝大家在上海几天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特别是体验上海的繁荣与发展,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责任编辑:马津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