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来临,很多人都已做好出游准备。出门在外会遇到各种风险,给自己准备一份旅游保险非常必要。
目前,跟团游仍是主要的出游方式。由于旅行社对行程熟悉,且已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对旅行社因疏忽、过失造成事故提供保险保障,因此,游客个人要承担的风险较小,建议重点选择交通工具类保障,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意外险方面。
自驾游关注车险服务升级自驾出游,途中难免发生碰撞,对车上人员会造成伤害。为此,车主可多关注现场救援、异地理赔流程等更细节、实用的服务。
如今,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多项车险理赔服务,并对优质客户或部分渠道客户提供超值增值服务,包括24小时车险管家,专业的车险理赔咨询等。而随着服务的升级,对因非事故原因造成的道路救援需求,一些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现场修理、拖车、清空燃料箱、电瓶充电、更换轮胎的救援服务。
出险异地通赔可能是件烦心事。一些保险公司异地投保虽有“通赔”承诺,但投保人真正有赔付时非常繁琐,往往需要处理多次才能解决,因为这些保险公司是独立核算单位,赔款都是各个分支机构掏钱。而记者获悉,在天平保险各渠道投保的客户异地出险后,拨打统一的全国客服电话报告出险地,当地的查勘人员就会到达现场,在客户资料齐全、案件无异的情况下,天平总公司会把赔款直接划拨到被保险人账户。
此外,车上人员的人身保险常成为自驾游的盲区,绝大多数车辆没有投保车上座位责任险,车辆出险造成人员伤亡就得不到理赔。所以,十一出游,投保一份针对车上人员的意外险可以弥补不足。如太平洋保险“乐游人生”、“自驾游无忧”等,都将驾驶或乘坐机动车的风险包含在内,并含意外医疗等保障。此外,天平保险将家庭成员打包,推出有车家庭保险和假日全家游保险,既保障驾车人也保障乘车人。
境外旅游险有“三大注意”比起动辄上万元的旅行团费、境外购物消费,境外旅游险绝对是小支出,大保障,有备无患。专家指出,购买境外旅游险在选择上有三大注意事项。
需特别关注救援网络
据了解,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与国外的全球救援机构合作,提供相应境外救援服务,只有少数合资保险公司受益于外资股东的全球经营实力,可与集团旗下的专业救援公司紧密对接,如中德安联、美亚保险。以中德安联为例,其境外旅游险的境外救援服务由安联集团旗下的安联全球救援集团提供。对此,建议消费者花点时间了解所购境外旅游险的救援提供商,确保全面的救援网络和快速的救援效率。
需查看保障计划中是否有“医疗费用垫付”
在国外一旦发生意外或急性病发作,医疗费用非常高,如有“医疗费用垫付”一项,保障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将由救援机构承担。否则,需消费者自行垫付,回国后到保险公司理赔,可能面临资料不齐全等问题。
保障期限可“随心而变”
消费者购买境外旅游险时,通常会将出境日作为保障的起始日期,返程入境日作为保障结束日期,这样的保险生效期限最“经济”。但境外游变数较多,最常见的是由于签证办理不顺利延误出行时间,甚至被迫取消出行计划,所以有些人会购买较长的保险期限,以防万一。对此,中德安联的保险专家建议,只要保险尚未生效,消费者都可亲自到保险公司,或以快递资料的方式进行保障期限的变更。如果消费者是在网上购买保险,有些公司已提供自助变更保险期限功能,更为省时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