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对海冰灾害保险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通过所见所闻,力图发现并为相关研究和决策部门提供可信、实用的信息,以此打开信息工作的另一扇窗户。
海冰即海洋浮冰,是每年冬季北方渤海湾和辽东湾呈现的季节性海洋冰情,每年海冰面积及其滞留时间通常由冬季气温、海风、海潮强度走势等决定。2007年3月4日,大连曾遭百年一遇的风暴潮,在60亿元的总量损失中,农业、海洋渔业设施和海岸海水养殖的损失占比达30%,其中由风暴潮裹挟海面浮冰对渔业设施和海水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占据相当比例(海参养殖圈被冲毁损失即达5.8亿元)。
据了解,由于今年大连地区低温、多雪,加上海冰封冻(缺氧)等因素,一些养殖户运用浮筏网箱养殖的高附加值海产品受到一定的损失。长海县小长山岛一位养殖户用于出口的“400吨黄鱼成鱼全死了,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000万元。”占据大连地区牡蛎产量半壁江山的杏树屯沿岸养殖户今年普遍减产。杏树屯街道猴儿石村一位养殖户说,他养殖的30多台养殖筏,被浮冰挤碎、带走了20多台,总损失超过60%。
对此保险业有理由、有责任通过一些基础工作,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尽早将此提上议事议程,在关注常规农业保险的同时,投向包含类似海冰灾害在内的综合渔业保险中,促进农、牧、渔业政策保险平衡发展。
人保大连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国内相关海洋渔业保险缺乏基础数据,在这一前提下,它对以风险为核心要素之一的保险公司设计相关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有相关专业人士则提出一个商榷意见,运用大数法则原理,一是依据现有气象、海情和冰情数据,二是建立相关课题组提前介入,积累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模拟设计,进而委托相关保险公司进行小区域“微试点”。鉴于类似产品的高投入,为了鼓励保险产品创新,尊重保险产品前期投入,对相关保险产品研制单位予以产品保护亦应同步跟上。唯此,渔业相关保险才能迈开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