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基层为保户解难题出发,在大连保监局指导下,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就长期困扰保险公司、保户的人伤鉴定问题深入人伤司法鉴定机构、公安交警和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展开调研工作,寻求解决路径。
多年来,保险人伤司法鉴定标准不一、神秘不透明、公正性不时遭遇当事人质疑,一定程度上成为引起消费者投诉的另一个矛盾热点地带。而目前,各地鲜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基本上都是“事后”即当事人投诉或起诉后被动性解决。
对此,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在前期一定程度上开展相应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基层调研力度,力图打开这项工作的僵局,从量化上降低人伤鉴定矛盾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增加保险消费者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
具体开展以下调研和工作步骤:
一是走访司法机关和人伤司法鉴定具体主管部门,从维护司法鉴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出发,征求司法行政机关和职能部门领导的意见,争取他们对促进人伤司法鉴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透明性、公正性及净化人伤鉴定司法环境的支持。二是走访全市主要人伤司法鉴定机构,通过深入交流,介绍鉴定工作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利害关系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了解司法鉴定技术流程,介绍保险理赔操作规范及合规要求,以业务换位方式寻找相互融合点和一致性。三是通过多轮研讨达成实际合作,一方面是邀请司法鉴定机关专家对行业百名理赔员进行人伤鉴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就保险疑难案件派员为司法鉴定机构答疑释惑,通过互换式专业交流,从法律规范上促进人伤鉴定与保险理赔在适用的标准上进一步趋同。
此外,经过多轮调研形成了大连保险业人伤案件鉴定、调节两步走的工作思路与步奏,暨对人伤发生时间跨度短、伤情简单、金额小且能通过公安行政部门人伤事故处理机制调解解决的案件运用调解方式解决;而对人伤发生时间跨度长、伤情复杂、金额大且通过调解无法解决的案件,则由保险公司委托、经行业评议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公开和透明的鉴定。两种方式互为独立运用,具体采纳步骤从有利于维护当事人权益和公平公正出发,根据实际具体案件需要确认采取方式。
综上,实施人伤案件鉴定、调节两步走,通过调节,减少理赔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委托鉴定专家委员会对疑难、争议案件进行客观鉴定,减少诉讼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司法诉讼资源浪费,有助于社会和谐,大大提升了保险业在上述领域的服务形象,形式不同,目的和效果最终殊途同归。
大连保险业对人伤司法鉴定标准问题展开调研,探寻解决该领域影响保险机构理赔效率及消费者利益已有疑难问题,涉及部门多、关联范围广,既有横向和纵向法律边际交错,亦有当下司法鉴定法律规范司法解释的盲区,探索和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鉴于其积极的社会效益,当地司法行政、公安交通及司法鉴定机构对此持以较为肯定的态度,目前,已经初步开展的工作在各合作单位积极参与下,正健康循序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