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保监局“疏堵结合”,狠抓以汽车企业为重点的兼业代理清理整顿,并使之与推动保险中介代理专业化相结合,逐步推进营销队伍职业化、兼业代理专业化、专业代理规模化、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规范化,促进了全省保险中介市场健康发展。
堵,指的是按照保监会统一要求,暂停汽车企业兼业代理资格审批,同时从严审核汽车企业兼业代理资质延续工作,对于不符合延续条件或不按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汽车企业不予延续并到期注销。山东保监局中介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辖内现有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质的汽车企业共有800余家,其代理保险业务(主要是车险)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有代理业务的汽车企业占比不高,全省约有不到50%;二是代理业务总量较小,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在产险公司兼业代理渠道保费收入中的占比约为22%;三是各汽车企业代理业务量差异较为明显,代理规模超过千万元的汽车企业共有7家,其代理业务规模约占汽车企业代理业务总量的40%,其余汽车企业累计代理业务量寥寥无几;四是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区域分布不均,仅烟台、济南、临沂三个地市的汽车企业代理量就占了全省的70%。
因此,山东保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对许可证到期未申请延续或未按规定日期申请延续的机构,不予受理其许可申请,并于许可证到期后公告注销。2013年以来,已不予受理未按规定日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汽车企业兼业代理机构84家,注销53家。
疏,指的是引导汽车企业代理业务走专业化道路。目前,该局辖内共有2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具有汽车企业股东背景,其中8家为2011年7月以后按照保监会有关文件精神,在该局积极引导下设立的。上述26家公司累计实现的车险代理保费约占专业代理渠道总车险保费的30%左右。
为了促使具有汽车企业股东背景的中介机构开展专业化转型,该局借助专业中介机构高管培训班,及时向有关机构传达保监会政策;鼓励注册资本金已达1000万元的专业中介机构与汽车企业合作,并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合法、真实、透明的合作关系,对依托汽车企业营业场所设立专业中介分支机构的,依法简化审批程序,提供各项设立便利。
同时,对注册资本金尚未达到1000万元的中介机构及时督导增资,目前,已有数家汽车企业背景的专业中介机构具备了条件,并向该局提出了依托车企网点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此举将有力助推山东机动车辆保险中介代理业务的依法、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