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明确向重点地区河北倾斜,据悉河北将有可能分得20个亿。这一带有鲜明的“以奖代罚”激励措施,将会对污染整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有媒体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近日在北京举行。据了解,会议将继续审议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在企业发生污染事故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及时给被害者提供赔偿,企业在避免破产的同时,政府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业内人士呼吁,希望将这项绿色保险制度,纳入到新修订的环保法之中。
河北省共有11个地市,却有石家庄、邢台、唐山、保定、衡水、邯郸、廊坊7个城市排在全国污染最重的10座城市中,让整个河北深受震动。
省会石家庄市更是连续两次“夺得”全国倒数第一和两次倒数第二,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一级天为零,二级天只有17天,四至六级的污染天加起来有40多天,优良率仅为9.4%。河北一位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雾霾天气让河北的干部群众抬不起头来”。
多种因素让河北污染严重
据了解,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三种:燃煤、机动车和扬尘。
河北这7个城市有个共同点:大都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地理位置造成扩散不利。比如石家庄西高东低,呈“避风港”式地形。这对大气污染扩散非常不利。然而,比自然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巨大的污染排放量。
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国占此前对媒体表示,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集中,其中,钢铁粗钢产量超全国总量的1/4;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能源消费居全国第二位,单位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60%。以石家庄为例,23家热电联产企业,加上7座冬季供热站年耗煤高达2390万吨,超过了北京全年的煤耗总量。这样的产业与能源结构,给了环境巨大的压力。
河北目前的大气污染还是以煤烟型、颗粒物为主要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其中,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
据了解,在河北,虽然大气污染还没有呈现明显的复合型特征,但是机动车尾气污染也日益突出。目前,河北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00多万辆,绝对量还是非常大。
地理条件不利于扩散、污染排放巨大、对大气污染物管理还没到位,可以说是河北几大污染城市的通病,排名靠后也就正常了。
倾力防治大气污染
“无论是面对河北群众的期待,还是从服务首都环境治理的需要,大气污染防治既紧迫又长期。”杨国占说。
河北省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倾尽全力,在河北省“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十项措施”发布后,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北省已拆除燃煤小锅炉、炉窑411台;完成燃煤锅炉烟尘治理184台。遇极端污染天气时,除满足民生、党政机关等重点单位必需的用电、供热需求外,其余燃煤锅炉和5万千瓦及以下非供暖小型火力发电机组适时停运,必要时外购电力;同时,按照置换清单,实施煤改气锅炉总计1765台,力争在采暖期前完成。综合整治储煤场917家,目前,全省已经完成脱硫项目165个;完成脱硝项目71个;完成除尘治理项目62个。已查处违法排污单位459个。
按照河北的思路,今后还要突出抓好4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大力削减燃煤总量首当其冲。主要是以钢铁、电力和城市燃煤为重点,大幅度压减钢铁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对3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城市气化工程,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其次是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为重点,加快推进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等。
第三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措施包括了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等。
第四是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努力营造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声势。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破冰
在全省上下齐抓共管,力争让河北早日摆脱污染重省的努力中,也不乏河北保险人的身影。河北保监局局长吕宙说:“河北省环绕京津,地理位置特殊,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挥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河北保监局高度重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列为河北保监局三项保险工程之一“绿色保险工程”的重要内容。
早在2010年11月,河北保监局就会同省环保厅等单位,赴浙江考察绿色保险有关工作。同时,与省环保厅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动模式等问题,确定了“政府推动、重点突破、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工作思路,将保定等环境污染事故多发且毗邻京津的城市作为重点推动地区。
2011年3月,保定市环保局在省金融办、省环保厅以及河北保监局指导下,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印发规范性文件,明确辖内涉及重金属、危化、危废的企业作为重点投保企业,要求下级各环保部门采取7项措施推进,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引导企业投保。随后,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宣导,并委托长城保险经纪公司保定分公司进行统一招标。保险企业由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中华保险等6家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研究确定保险条款、操作模式、理赔服务等问题。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取得实质性突破,于10月11日在保定市签订河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第一单。2011年11月15日,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定试点)启动仪式在保定成功举办,标志着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正式拉开序幕,进入全面实质性操作阶段。
自2011年11月河北省签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单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共为113家企业提供保险保障,承担保险责任13055万元,保费收入222.37万元。在保定试点的基础上,人保财险相继在石家庄、唐山、沧州、邢台等地开办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太平洋产险在保定,平安在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地开办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
亟须让保险参与社会管理
河北保监局财险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刚刚起步,在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推动措施、发展模式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业务规模小,覆盖率低,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据记者了解,河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缓慢,原因较多。
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需求难以有效提升。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效应,导致企业自身缺少参保动力,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投保意愿不强,有效需求不足。
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保监会在2013年1月21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我国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污染责任险社会公益性强,企业认知度和市场环境的培育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先行试点,逐渐完善”是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试点工作搭建政策平台。通过“边试点、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最终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实现环境风险管理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的有效结合。
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保险公司也要根据国家目前的环保形势,对现有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不断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适应企业和政府社会管理的需求。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也将继续发挥国有保险公司专业、人才、网络等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试点工作的开展。
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前,需对参保企业进行环境测评,主要由环保局组织专家进行,测评费用一般由保险公司买单;同时,目前政府推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大多委托经纪公司,保险公司需支付较高的中介费用,增加了业务获取成本。据调研,2012年保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公司仅支付测评费用一项就高达15%,保险经纪费用20%,加上各种税费,前期成本超过保费四成,甚至保险经纪公司还向保险公司索要保费6%的防灾防损费。最终导致多家承保公司不再承保,影响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的推进。
据了解,河北省环保厅、河北省金融办、河北保监局对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高度重视,已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列入《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并在近期联合起草了有关试点实施意见,预计近期将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