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理事会第45届年会上获悉,亚太地区城市承受自然灾害影响的能力正日益减弱,如果整个地区投入资源加大城市保护力度,其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投资回报将高达7倍之多。
亚行认为,预计到2050年,该地区将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该地区超过70%的GDP将来自于城市,因此,保护城市资产免受灾害侵袭是一项首要任务,特别是由于亚洲很多主要城市坐落于易受洪水、热带风暴和地震等灾害侵袭的地区。
“灾害风险管理通常被视为一项成本,而不是投资。”亚行独立评估局局长韦诺德·托马斯在题为“脆弱的城市——唤醒城市灾害风险管理需求”的论坛上说,“相反,我们必须将其视为一项必要的投资,来挽救民众的生命和生活,打造气候防护关键基础设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降低灾害风险方面进行投资是审慎明智之举:预计每1美元的投资,将使灾害的经济影响降低7美元。由于亚太地区的年平均灾害经济损失高达538亿美元,因此工作焦点必须从灾后重建和恢复转移到灾前风险降低投资、适应和创新型灾害融资。与会代表还探讨了从近期灾害,包括2011年日本地震中吸取的教训。
研讨会审议了亚洲各国政府能够采取何种方式将降低城市风险纳入其国家和本地发展战略,如通过制定激励措施和通过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地统一降低风险的行动。
专题讨论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可以通过如税款抵免等措施,或通过创新的回报方案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以此促进私营部门对灾害风险降低进行投资。减灾投资规划必须与更加传统的政策规划模式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