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合群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厦(今金门大酒店)
人物春秋
朱葆三(1848—1926),名佩珍。浙江定海人,近代中国上海工商界领袖,上海总商会会长。兴办实业涉及的领域包括五金、钢铁、航运、金融、纺织、水泥、造纸、榨油、保险等,在其一生中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为近代中国航运、金融、保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投资于保险公司方面有:华兴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华成保险公司、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26年9月2日,朱葆三在上海病逝,法租界公董局破例命名朱葆三创办的华安水火保险公司所在的马路为“朱葆三路”,来纪念他当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葆三:中国近代金融业重要开创者》。(汪盛科/著 甬商,2010,(11))。
【2】 《宁波帮大辞典》。(金普森,孙善根/著 宁波出版社,2001)。
【3】 《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唐芸萍/著 上海档案信息网)。
【4】 《朱葆三传》。(钱茂伟,应芳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宁波帮企业家的崛起》。(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3))。
起家上海滩
14岁那年,朱葆三的母亲方氏为家中生计所迫,委托一位宁波熟人将朱葆三带到上海,在一家名为“协记”的五金店先后当跑街、进货员、会计员、总账房兼营业主任。
1878年,朱葆三用自己的历年积蓄,在上海外滩开了自己的一家店,取名“慎裕”,专营建筑所用大五金,掘得“第一桶金”。1897年至1923年间,朱葆三投资工商及公用事业,达19家。在航运业,发起创设东方轮船公司,投资舟山轮船公司、宁绍轮船公司等多家航运企业。在金融业,朱葆三出任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此后投资创办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浙江银行、中华银行、江南银行、中孚银行、历史上中美合资的第一家银行中华懋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等。在信托业,1921年,中易信托公司在上海创办,朱葆三出任董事长,这是我国第一家信托公司。
开拓保险业
在1905年,由朱葆三、傅晓庵、严信厚、周金箴等人在上海发起创设了华兴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是近代中国创办较早的民营保险公司之一。总公司设立在静安寺路,在杭州、宁波、南京、营口、镇江、温州设立代理处。董事长傅晓庵、总经理厉树雄,资本50万元,一次收足。主要经营火险和汽车险业务。1925年,宁波设立华兴保险公司代理处,代理人为余润泉,地址在江北岸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内。1941年宁波沦陷后,通商银行宁波分行迁至内地,华兴保险公司代理处随之停业
同年,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在上海创办,由朱葆三发起并任总董,后华安水火保险公司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联芳,总经理傅其霜,经营水险、火险和汽车险业务。后来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加入太平保险集团。1948年华安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停业。1930年,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在宁波设立代理处,代理人有余润泉、杨善永、尹良甫。办公地址先后为宁绍轮船公司、开明街、碕闸街。主要经营水险、火险业务,年保费收入9000元左右。1942年为拓展业务,聘曹介新为经理。1946年改设为分公司,经理俞方,地址在和义路87号。1949年5月停业。
天津有华商保险公司,也以老慎记代理的华兴、华安保险公司为最早。
1907年,创办华成保险公司。
1912年6月,朱葆三、黎元洪、徐绍祯、王人文、吕岳泉等人发起, 投资了中国较早的民营寿险公司——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20万两白银。经营终身保寿、团体保寿、资富保寿、额定红利资富保寿、婚嫁立业保寿、人身意外保险。在政府筹款赎回胶济铁路运动中,举办“赎路储金保寿险”。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举办“经济救国保寿”等业务。朱葆三连任公司多届董事。7月1日,华安合群保寿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营业,12月在实业部注册,地址在上海外滩30号。这是旧中国华人独资经营、规模最大的专营寿险业务的第一家保险公司。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开业后,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商埠,诸如北平、天津、石家庄、济南、烟台、青岛、威海卫、南京、徐州、苏州、镇江、扬州、海门、南通、杭州、绍兴、宁波、温州、瑞安、海门、狭石、长安、福州、厦门、广州、汉口、宜昌、长沙、沈阳、安东、蚌埠、开封、郑州、洛阳以及南洋群岛的巴达维亚(雅加达)、棉兰、万隆、洒水(苏腊巴亚)、孟加锡等地开设分支机构。1919年1月10日,公司迁址上海市江西路31号。
1924年, 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出资70余万两白银,在静安寺路(今上海市南京西路108号),建设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大厦(今金门大酒店)。这是华商保险自建第一幢大楼。大楼于8月1日兴建,1926年5月落成。华安大厦占地二亩多、楼高八层, 具有古朴、典雅的意大利精美风格,堪称当年十里洋场尽人皆知的著名高尚楼宇,足见公司之实力。1958年改名“华侨饭店”,1992年恢复“金门大酒店”原名。
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为完全纯粹之中华保寿公司”。公司创办初期即有显著的抵触外资的意思,其创办规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本公司是“完全纯粹”的华人资本,“只收中国人股份,如有将股份转售外国籍者,作为无效。”该公司章程中除了一般股份有限公司的通行规则外,还有作为保险公司的特别规定,如创办规则第五条规定:“凡执有本公司股票者,每一股得一议决权,其在本公司投保寿险,其数在银千两以上者,亦得一议决权,多则类推。”投保数额大的客户得与股东一样享有议决权,这是很特殊的,对招揽大股东很有诱惑力。1954年,华安合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清偿未给付寿险契约后结束。
创办华商保险同业公会
华商保险同业公会创办于1907年,初名为“华商火险公会”,由华兴、华成、华安三公司总董朱葆三组织发起,会员有华兴、华成、华安、华通、源安、源盛、合众、万丰、福安等9家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保险业团体。华商火险公会采取会长负责制,公会目的在于联络同业间感情及讨论同业偶尔发生的保价事项,事务极为单纯,虽然开会次数不多,但“我国保险事业乃逐渐进展”。朱葆三期间担任总董、副会长、会长。1916年,还曾担任中华全国商会副会长,为商界表达意愿并开展相关社会活动。由于朱葆三积极参与工商界各项公共事务,在许多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2年公会改会董及会长并行制,推王一亭为会董,沈仲礼为会长。1914年4月改推洪文廷为会长。公会成立时,会址设在上海市四川路腾凤里,1917年7月迁往江西路三和里B字144号。1917年6月7日,华兴公司提议应将“华商火险公会”改名为“华商水火保险公会”。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华商水火险公会。至1928年底为止,新入会的会员公司前后有联安、南洋等12家。公会地址四易,1918年7月迁江西路三和里709号;1922年11月21日迁往中信公司议事厅办公;1923年4月迁往江西路三和里114号;同年7月11日迁往三和里115号。1928年公会经营范围只限于水火保险,但人寿保险及其他保险者为数日众,因此改名为上海保险公会,同年9月8日正式成立。1931年1月21日,该会召开会员大会,改组成立上海保险同业公会。
支持革命、兴办教学
朱葆三在辛亥时期,担任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使沪军都督府渡过财政危机。
朱葆三晚年致力于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创办同济大学;创办定海公学、尚义学校、宁波益智学校等教育事业。先后创办和投资的社会福利事业有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灾会、济良所、广义善堂、四明公所等19家。
在追悼会上,教士李佳白(1857—1927)说:“我是美国人,也来参加朱公的追悼会,因为他生前办事不分国界,各种事业,无不热心赞助。朱公是我的老友,今天去逝,不仅中国人失去好导师,我这个外国人也因之失去一位好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