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保险业交流与合作会议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来自两岸四地保险业160多人以“后ECFA时代两岸四地保险业的合作、融合与发展”为主题,深入研讨了在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框架出台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四地保险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四地保险业的共赢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表示,由于两岸四地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保险业同仁的高度重视和两岸四地保险协会、学会的共同努力,两岸四地保险业合作交流的机制不断深化、健全。随着ECFA、《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以及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生效,两岸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迅速加快,两岸金融业进入了实质性合作阶段。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唯有更加务实并不断深化的合作交流,才能进一步推动这一民间交流平台迈向新的台阶。金坚强呼吁,扩大保险业相互开放,实现两岸四地的保险市场双向开放和投资要素的双向、自由、直接流动,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促进两岸四地保险业合作更加务实,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四地合作平台的跨越式提升,通过“点对点的业务层面合作、建立保险融合创新试验区、试点推广深度融合”这样一个三步走的方针,逐步实施、层层推进,最终实现两岸四地保险业的共赢发展。
面对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的有利环境,保险业界人士也对四地的交流合作充满了憧憬。台湾保险学会理事长石灿明认为,两岸ECFA签订后,保险市场的合作可以说已到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机,面对保险市场开放日益竞争的局面,如何继续加强合作,为促进两岸四地保险事业共同发展,是四地保险业同仁应当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也是共同努力的方向。香港保险业保联管治委员会委员马陈铿认为,应当促进两岸四地保险企业战略性的伙伴合作,发挥优势互补,积极提升大中华保险区在国际事务上的参与度,依仗庞大的资金和实力,以共同体的形式全面参与再保险业和制定国际保险的政策。
据了解,两岸四地保险业合作与交流的历程,自1992年海峡两岸开启第一次接触以来已走过了18个春秋,期间香港与澳门保险业陆续加入,将会议主体由海峡两岸扩大至整个两岸四地保险业,为促进大中华区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搭建了重要的民间交流平台。从产品开发到营销管理,从业务合作到学术交流,台湾及港澳保险业都为大陆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输送了优秀的保险人才;而起步时间短、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同时又为台港澳三地保险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已有新光海航、君龙人寿、富邦产险、民安保险等多家台湾、香港的合资、独资或参股的保险企业在大陆开展业务,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两岸四地保险业共同发展,互利互赢的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本次会议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香港保险业联会、澳门保险公会、台湾保险学会协办,并获得了无锡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