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阿姆斯特朗调查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和监管的启示
——中美保险业跨世纪比较 (注:已经推出保险研究当期荐文全读,欢迎关注)
杨明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33)
[摘要] 我国当代保险市场与19世纪的美国保险市场有诸多相似之处,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美国当年曾经出现过的问题。阿姆斯特朗调查促使美国保险业对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由此引发了美国保险监管的一次重大变革,对美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经验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我国保险业应正视现阶段所凸现的各种问题,健全法规,正本清源;正确认识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把握保险本质,绝不偏离主业;增强竞争合作,实现竞争多赢。
[关键词] 阿姆斯特朗调查;保险业发展;保险监管;发展阶段
杨明生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农作物保险经营研究
张荣琴
(哈尔滨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作物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保险的属性。必须从不同角度揭示农作物保险的时空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做好农作物保险的季节性安排,遵循农作物保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进行费率厘定和保险区域划分,合理配置农作物保险资源。必须树立长期与动态的经营理念,克服农作物保险经营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农作物保险理赔制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农作物保险经营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 农作物保险; 保险区划; 周期性经营;理赔制度;保障水平 保险费率
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运行回顾与评价
粟榆 李琼 李池威
(1.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610074;2.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3.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 湖北 武汉430070 )
[摘 要] 2008年,中国保监会颁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两年多来,农村小额保险为农村低收入居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风险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额保险产生的原因,认为小额保险是政府及监管部门倡导、推动和支持的结果,阐述了两年多来小额保险试点取得的成效以及需进一步完善之处,最后就农村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评价
粟榆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李琼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李池威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对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
邵全权 周召辉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 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中SCP框架,利用产业组织数据和微观经营数据,对中国寿险产业组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查寿险公司业务结构对寿险产业组织的影响。基于经典SCP框架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寿险产业组织存在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正相关,市场结构与绩效正相关,竞争行为与绩效负相关的关系;寿险公司个险保费比和市场结构与绩效正相关,与竞争行为负相关;分红险保费比重和市场结构、行为、绩效负相关;新单保费比重和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 SCP框架;业务结构调整;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绩效
邵全权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后ECFA时代深化两岸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研究
涂晓今 董长万 陈柏良
(1.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厦门保险行业协会,福建 厦门 361004;3.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 作为推进两岸经济全面深入合作的特殊制度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划,但这只是两岸产业制度合作的开端。相对于近年来的两岸要素合作而言,欧盟保险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条件和经验验证了区域化下深化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三维分析框架及其有效性。通过回顾与总结两岸保险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制度瓶颈是阻碍两岸保险深入合作的根源。在后ECFA时代,鉴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借鉴欧盟保险制度合作经验,从制度安排、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三个角度展开构想,积极探索ECFA框架下两岸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拓展空间,推动两岸保险的制度性整合与深化,从而提升两岸保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ECFA;保险产业;要素合作;制度合作
保险监管机构在保险公司强制退出市场中的角色
龙 翔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33)
[摘 要] 合理地界定保险监管机构的角色是保险公司强制退出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国家干预理论分析了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行政干预职责,概括了它相对于法院的若干优势,提出保险监管机构主要从履行职责、发挥优势的角度介入强制退出。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保险监管机构在市场退出启动阶段、实施重整措施阶段、公司清算程序和破产程序中的具体角色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保险监管机构;强制退出;行政干预
保险公司资产组合与最优投资比例研究
王 俊 王 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 保险公司收益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其中承保利润受政策变动、市场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而投资收益则更多的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因此保险公司如何构建资产组合、如何确定最优投资比例就是获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保险公司的资产组合模型并运用非线性规划求解出最优投资比例,进而根据保险公司的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组合及最优投资比例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保险资金;资产组合;最优投资比例;差异系数模型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挑战与实践
霍联宏
(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摘 要] 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管理讲求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特别是资产与负债在收益、期限上的匹配。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放开要求保险公司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投资收益持续超越负债成本,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但是目前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仍面临外部因素影响、内部经营目标间的矛盾以及资产与负债管理运行机制等诸多挑战。保险公司当前要搭建资产负债管理框架,规范资产负债管理流程,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确定季度战术资产配置范围,建立投资业绩评估体系。
[关键词] 保险资金;资产负债管理;资产配置;业绩评估
霍联宏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王晓全 康 宁
(1.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本文利用2003年至2008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保险经纪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保险经纪机构自有资本、雇员数量、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费收入所占比例、保险公司数量、财产保险市场垄断程度,都会对保险经纪市场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保险经纪市场;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老龄化背景下私营养老金计划的新发展
—兼谈保险公司介入私营养老金计划的国际经验
林 熙 林 义
(西南财经大学保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611130)
[摘 要] 为有效应对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可持续性和充足性挑战,私营养老金计划倍受重视。国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养老保障体系的多项改革中,大力鼓励和发展私营养老金计划,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保险公司作为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要提供者,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许多国家通过扶持、引导、强化监管等机制,鼓励保险业更广泛地介入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如何让保险业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主要保障作用,是我国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
[关键词] 私营养老金;老龄化;企业年金;保险公司
林熙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林义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研究
于凌云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手段的创新,并运用2007~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机制;分形层叠模型
于凌云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调节的困境及对策
陈建宁
(泉州师范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 泉州362000)
[摘 要] 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强化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表现,然后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差距的困境。最后在借鉴英美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差距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收入差距;调节
保险业违法运用资金罪研究
魏迎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 100033)
[摘 要] 资金运用的安全对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对保险资金的来源、归属、用途进行介绍后,剖析了违法运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违法运用资金罪的特征、违法运用资金罪的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违反规定运用资金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厘清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界限,最后对违法运用保险资金罪的防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保险资金;违法运用资金罪;保险公司
魏迎宁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关于“保险人同意承保”的几个法律问题
——兼论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与保险责任开始
卞江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重庆 400011)
[摘 要] 新《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予以了简化。根据新《保险法》第13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即成立。但《新保险法》的规定过于简略,导致实践中产生一系列的争议。本文认为,结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承保实务,保险人核保通过并通知投保人即意味着“保险人同意承保”;寿险业务中,保险人在投保人签署投保单之后即预收首期保险费并不表示保险人必然同意承保,但保险人应当为投保人提供临时保障,并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承保;投保人表明投保意向或递交投保单后,保险人应及时作出同意承保或拒绝承保的意思表示。
[关键词] 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生效;保险责任开始
卞江生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论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
赵志军
(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8)
[摘 要] 保险法在赋予受益人受益权的同时,并未赋予受益人任何保护或促成受益权实现的其他权利,实务中存在影响受益权实现的众多权利冲突。本文从利益衡量角度,提出赋予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并对可能出现的权利冲突提出应对思路,以达致各方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 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
我国保险合同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孙蓉1 李炎杰1 陈辞1,2
(1.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4;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摘 要] 中国保险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保险合同纠纷数量的不断攀升却成了阻碍其前进的绊脚石。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应用广泛,但其自身的弊端却使部分当事人望而却步。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满足当事人不同层面的纠纷解决需求成为支持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保险合同纠纷不同解决机制的利弊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试图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
孙蓉在《保险研究》上发表过的其他文章:
国内外医疗保险欺诈研究现状分析
林 源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要] 医疗保险欺诈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此对国内外医疗保险欺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医疗保险欺诈的相关概念、医疗保险欺诈风险分析、风险识别与度量及反欺诈等方面总结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欺诈风险; 识别; 度量; 反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