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保险业起源于葡萄牙的殖民贸易活动。1810年澳门出现了第一家保险公司———澳门保险公司,主要经营海上保险业务。1830年该公司倒闭。
1912年澳门颁布了最初的保险法,但这一时期澳门的保险业处在低迷状态,只有十几家保险代理公司主要代理香港保险公司在澳门的业务。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澳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澳门保险业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澳门颁布了《保险活动管制法例》,明确由澳门货币暨汇总监理署保险监察处负责监管保险业活动。
1990年初,澳门已有保险公司19家,其中寿险公司3家,非寿险公司16家,保险从业人员近200人,专职保险经纪人300多人。1997年澳门当局重新制定了保险法,加大了保险市场监管力度。到了2003年底澳门已有保险公司26家,其中寿险公司11家,非寿险公司15家,有600多人获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认可。
澳门属于微型经济,在世界54个微型经济体系中处中上水平,属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在博彩旅游业的拉动下,澳门经济增长高达36%。
上个世纪80年代澳门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近20年来,通过不断地填海,其面积增长了70%,达到了27.3平方公里。目前澳门有人口44.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428人,是香港人口密度的2.6倍,最高的区域圣安尼堂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98776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在澳门这狭小的半岛上活跃着26家保险公司,其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2003年澳门总保费收入为15.85亿澳门元,比上年增长10.36%。其保险密度约合人民币3663元,同期北京的保险密度为1792元。
澳门非寿险市场已相对饱和,新公司进入相当困难。20多年来,非寿险公司数目非但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近10多年,澳门非寿险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大体维持在4%左右。1991年澳门非寿险保费为2.25亿澳门元,市场份额64.6%。2003年澳门非寿险保费收入为3.95亿澳门元,比上年增长4.27%,市场份额下降到24.9%。
目前市场上的15家非寿险公司喜忧四六开,6家公司正增长,9家公司负增长。澳门非寿险市场现已被几大保险公司把持,2003年4大非寿险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83.9%,中国保险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26.1%,澳门保险与其比肩,为25.9%,随后是联丰亨和(18.6%)和亚洲保险(13.3%)。
和非寿险相比,近20年来澳门寿险业高速发展,已占据保险市场的主导地位。1987年和1988年寿险业增幅曾高达98%和100%。1991年澳门寿险保费收入达到1.255亿澳门元,市场份额上升到36%。1995年澳门寿险市场份额首次突破了40%。2003年澳门寿险保费收入已到11.9亿澳门元,比上年增长12.54%,市场份额高达75.1%,远高于同期世界保险业寿险占56.9%的市场份额水平。
澳门寿险市场外资当家,位居前三名的公司均为外资,市场份额占到78.9%。美国友邦一马当先,保费收入6.18亿澳门元,市场份额占到51.9%;澳大利亚国卫和美国万通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占14.9%和12.1%。
澳门寿险与非寿险相比,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这主要反映在澳门背靠内地,寿险可凭借强劲增长的旅游业(今年二季度旅客消费增长133.6%),以及澳门寿险在服务和价格上的优势,吸引内地居民到澳门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