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图3
图2
图1
邮票的“姊妹”
由于印花税的交纳方法最早是由纳税人将应纳税凭证送到政府签证局签押纳税,并在凭证上用刻花滚筒推出“印花”戳记,以示税讫,因而被命名为“印花税”,其贴用的税票也被称为“印花税票”。印花税票由国家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监制,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纳税凭证,票面上印有不同的图案和金额,边缘带有齿孔,它大小和样式类似于邮票,过去人们将邮票与印花税票称为“姊妹花”。
中国印花税票始于清代末年。清政府先后于1902年、1908年印制了日本版、美国版印花税票,但末能实际贴用。
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把推行印花税作为重要的财政举措,至于军阀割据地区和各类伪政权,更将印花税作为筹措军饷和补给的法宝。其间,北洋政府于1912年11月印制了“长城图”印花税票,1925年印制了“嘉禾图”印花税票。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期间,于1927年11月印制了“地图旗图”印花税票,1934年11月印制了“六合塔图”印花税票(图1),其后又印制了“孙中山像”、“复兴关图”等印花税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10月印制了“领袖像”印花税票,其后印制了“孙中山像”(图2)、“复兴关图”等印花税票。汪伪政权等伪政府也印制了多种印花税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印制了“球旗图”、“联运图”等印花税票,1948年10月印制了“农工图”等印花税票。当时印花税票大多由邮政局、中国银行、电报局、商会等机构代为发售,国民党政府通过发行印花税票大肆敛财,以弥补内战造成的财政空缺。
解放区使用的印花税票除在民国政府印花税票上加盖文字改用之外,各根据地和解放区也自行设计和印制了印花税票。例如陕甘宁边区印花税票、晋察冀边区印花税票、华北人民政府印花税票,以及东北解放区的“江桥图”、“帆船图”、“工厂图”印花税票,华中解放区的“工厂图”印花税票和山东解放区的“工厂图”、“运输图”印花税票等等。解放区政府通过发行印花税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些地区继续使用原解放区印制的印花税票,有些刚解放的地区则沿用民国政府时期使用的印花税票,仅在票面上加字改值。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第一套印花税票,并于1950年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印花税法》正式使用,从此中国的印花税票得到了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印花税票因其主图图案是在两根柱子之间,由齿轮和麦穗衬托下的飘扬在地球之上的五星红旗,习称“旗球图”印花税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套印花税票发行于1952年7月1日,根据主图图案分称为“机器图”(图3)和“鸽球图”印花税票,印花税票按大区加字印制使用。解放后依然实行印花总贴办法,保险公司可在当地申报印花总贴,在保险单证上加盖或印制印花总贴章,而不用在保险单证上逐一粘贴印花税票。
1988年10月1日,我国恢复征收印花税,国家税务局监制发行了建国以后的第三套印花税票,根据主图图案称为“建设图”印花税票,全套共十枚,总面值180元。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税收事业的发展,有效发挥印花税票的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01年起,每两年对印花税票进行一次改版,印花税票参照邮票印制和发行方式,将1988年版印花税票作为普票每年印制和发行,每两年改版的新票作为特种纪念票定量印制和发行,新版和老版票均可使用。2002年4月8日,2001年新版印花税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印花税票开始启用。2003年10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启用2003年版印花税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印花税票。
中国印花税票从1902年清政府初印,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印花税票累计超过万种,印刷技术日益改进,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步提高,印花税票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不少品种的收藏价值已与珍罕邮票相似。根据国际邮联的规定,从1991年起,印花税票还可以组集参加国际邮展,因此,收集和研究印花税票的人也越来越多。
3种保险印纸
保险印纸是印花税票的一种,它是由政府财政或税务部门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由政府财政或税务部门印制,供保险公司缴纳印花税时在保险单证上贴花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
保险印纸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目前发现的三种都是由日本占领区内的伪政权财政部门印制和发行的。因受日本经济文化的影响,保险印花税票被称为保险印纸,为了区分印花税票,人们习惯上把保险税票统称为保险印纸。
(1)“长城图”保险印纸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等地使用一种“长城图”保险印纸,该票主图为万里长城,边框为城门,城门上方中央为国民党党徽,右边印有“中华民国”4字,左边印有“保险印纸”4字,下方印有金额。票面有红、黄、蓝、绿、褐等8种颜色,规格均为26×23mm,面值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8种。
(2)“中山图”保险印纸
日军占领广州期间,日伪实业部于1942年制定《保险业登记规则》,对保险公司展开登记工作,未经当局登记许可,不准营业,并制定《保险印纸规则》,对保险单开征印花税。为此,广东财政厅印制了保险印纸,其主图为国民党党徽,党徽中央为孙中山侧面像,票面四周边角印有金额。税票正上方印有“广东财政厅”5字,下方印有“保险税票”4字,左右两边以元宝图案装饰。票面有红、褐2种颜色,规格均为28×33mm,面值有5分、2角、5角。
(3)“华北人寿”保险印纸
抗日战争时期,伪华北邮政局设计了一套三国人物图邮票样稿,准备印发邮票,后因急于开办简易人寿保险,故改印此套邮票为人寿保险印纸。该票主图为刘备、关羽、张飞3人半身侧面像,边框四角为金额,票面上方印有“华北邮政”4字,下方印有“人寿保险”4字,左右边框印有雄狮、宝塔、城楼等图案。规格均为24×26mm,面值有1元、2元、3元、5元、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等9种,并用红、黄、蓝、绿、褐等9种颜色区分,每一人物各有3种不同面值的税票。
保险印纸的实贴实例
久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火险保险单(图4)。此为“长城图”保险印纸的实贴。该保险单所保信和纱场房屋及机器设备共计5000万元,出单日期为民国32年5月20日,在保险单背面保险条款上粘贴有保险印纸17张,其中壹角1张,伍角2张,壹元4张,拾元7张,壹百元20张,税金共计2077.1元。另贴有中华民国印花税票加盖上海特区税票6张,税金6元。保险印纸上销“保险印纸销讫”条形章,印花税票上销“久安保险公司印花税章”。